【中國電子報】王涌天委員:我國部分VR技術已超前
發布日期:2017-03-13 供稿:中國電子報 編輯:楊晶 審核:王征 閱讀次數:
原文標題: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涌天:我國部分VR技術已超前
3月3日,《中國電子報》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涌天。
王涌天帶來了關于規范各類聯盟管理的提案。他指出:“現在各類聯盟很多,魚龍混雜。有些確實是政府支持的,在做實事;有些則是掛羊頭賣狗肉,并不做實事,卻向企業收取了高昂會費來牟利。因此,需要對聯盟組織進行嚴格管理,否則容易出現亂象,對市場、對行業、對企業都會產生不利影響。”
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,虛擬現實(簡稱“VR”)技術火熱,產業熱度也高。“虛擬現實技術和產品將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帶來變化,而增強現實由于不遮擋用戶對真實世界的觀察視線,可能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。特別是移動增強現實,有可能取代手機成為新的移動終端。我國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很快,部分技術已經實現超前發展。”
王涌天指出,我國政府對虛擬現實技術研究的支持較早,也出現了一批很好的成果。例如浙江大學在毛發、流體等復雜圖形渲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;北理工研發的增強現實透視眼鏡在不少指標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;北航把虛擬現實技術成功應用于國家大型活動(北京奧運會等)和軍事領域。我國還出現了一批主營虛擬現實技術或產品的上市公司,如川大智勝、歌爾股份等。
“產業火熱是好現象,但是過熱卻并不利于發展。”王涌天認為,前段時間國內虛擬現實產業確有虛火成分。投資人急于將投資變現,恨不得今天投資明天就能盈利。但虛擬現實不可能那么快,于是有些人開始潑冷水,唱衰產業前景。
王涌天表示,對于企業來說,進入這個行業面對的挑戰很多。小企業面臨的是生存問題,沒有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是不行的。大企業例如聯想、阿里、華為、中興等都在進入這個領域,他們的投資有比較清晰的戰略布局。
“但是,虛擬現實技術實現大規模應用,還需要3~5年的時間來完善技術和上下游產業鏈。我們應該看到,虛擬現實在全球都是被積極布局的產業,信息產業領域幾乎所有的跨國巨頭都在增加投入。”王涌天說。
眼下,虛擬現實技術大面積推廣還面臨一些問題。“例如浸沒式頭盔容易產生眩暈感,增強現實的透視眼鏡不夠輕便,電池續航能力不足,交互體驗不好等。但是這些問題在不遠的將來應該就能解決,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將是能較快引起社會變革的技術。”
另外,“地方政府發展虛擬現實產業的熱情很高,但是我擔心出現重復投資的現象,最好是能有側重點地去發展,比如有些地方重點發展硬件,有些地方重點發展軟件,有些地方重點做應用。這樣差異化發展,才有利于形成特色和優勢。”王涌天說。
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王涌天指出,對于虛擬現實關鍵技術研究國家應該持續給予支持,不能像一些企業行為那樣急于求成。“這是信息技術領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,肯定會影響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方式。”他強調。
分享到: